融融皓皓月华纤,禁断微尘亦太严。
妙染谁能胜摩诘,妍辞终类刻无盐。
枣林冰散花千树,柽柳风团絮一檐。
天遣吴侬看朔雪,等闲裁剪出新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融融皓皓月华纤,禁断微尘亦太严。
妙染谁能胜摩诘,妍辞终类刻无盐。
枣林冰散花千树,柽柳风团絮一檐。
天遣吴侬看朔雪,等闲裁剪出新尖。
《南还至杜生村阻雪王孟衍见示所和坡公盐字韵诗次韵八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作。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正月,当时东坡从徐州徙往湖州。在赴湖州途中,因大雪受阻,滞留于杜生村。时王孟衍来访并呈示自己所作《和坡公盐字韵诗》,东坡遂即席赋答《南还至杜生村阻雪王孟衍见示所和坡公盐字韵诗次韵八首》之六。
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
南来十月江南路,雪拥云横万古愁。
何日功成归去好,卧龙祠下赤松游。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遭遇困境时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盼。诗人以“南来十月江南路”开篇,描绘了他在南方度过的漫长冬季。接着,他用“雪拥云横万古愁”来形容这种困境给人们带来的心灵压抑。最后,他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何日功成归去好,卧龙祠下赤松游”。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它不仅反映了苏轼个人的经历和感悟,也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