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石湖诸山

春水浑无际,吴天总欲浮。
花疏时近眼,柳弱不依洲。
醒酒山风急,看碑野寺幽。
提携佳侣在,吾岂负双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石湖诸山》是一首由明朝诗人黄淳耀创作的古诗。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及其作者:

  1. 作者简介:《登石湖诸山》的作者是黄淳耀,字蕴生,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他是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黄淳耀生于明末,是一位进士出身、抗清英雄。他不仅在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还致力于文学创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2. 诗歌原文:《登石湖诸山》是一首描写登高望远、自然景观和感悟哲理的古诗。全诗如下:“春水浑无际,吴天总欲浮。花疏时近眼,柳弱不依洲。醒酒山风急,看碑野寺幽。提携佳侣在,吾岂负双眸。”

  3. 诗歌解析

  • “春水浑无际”描绘了春天江水的浩渺与宽广,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 “吴天总欲浮”通过“欲浮”这一意象,传达出天空与水面相接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空灵美。
  • “花疏时近眼”中,稀疏的花枝仿佛近在眼前,给人以视觉上的亲近感。
  • “柳弱不依洲”则展现了杨柳柔弱无力的姿态,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 “醒酒山风急”中的“醒酒”可能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激荡与释放,而“山风急”则增添了一种紧迫感。
  • “看碑野寺幽”中的“幽”字,既描述了寺庙的宁静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静谧之感。
  • “提携佳侣在,吾岂负双眸”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赏美景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与留恋。
  1. 诗歌鉴赏:《登石湖诸山》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对于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同时,诗中的意境深远,引人深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登石湖诸山》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古诗。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还体现了他的人文情怀和高尚情操。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