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二首 其一

天地有屯艰,河流此扼会。
峡束嘶蛟鼍,万石轰崩溃。
奔冲势益雄,流沫成车盖。
河流无时休,怒嘶何时收。
旁观未噎气,丈夫掉臂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吕梁二首·其一》是明朝黄宗明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黄宗明,明代诗人,字元吉,号东白,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他以诗歌创作闻名,尤以七言律诗见长。他的诗作多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1. 原文及译文
  • 原文
    悬水掀风起白波,吕梁险势其如何。
    长鲸怒跋三门石,贱妾劝君无渡河。
  • 译文
    水流激起狂风掀起波浪,吕梁的险恶之势如何能够抵挡。
    长鲸翻腾跋行三门石上,我劝你要谨慎,不要渡河。
  1. 作品背景
  • 《吕梁二首·其一》的创作背景与明朝末年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变迁密切相关。在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外患不断,民间疾苦,社会矛盾尖锐。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宗明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诗中通过描绘吕梁的险峻地势和对危险的警告,反映了作者对个人命运和国家未来的担忧。同时,通过对渡船夫的劝诫,展现了作者关心民众安危、勇于担当的精神。

《吕梁二首·其一》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古诗。它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能,也反映了明朝末年社会的真实面貌。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珍品,也是历史的见证,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明朝晚期社会状况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