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 其二

仙桃盘屈三千里,杳隔云深碧海来。
我亦欲寻刘阮去,路迷何处是天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蟠桃·其二》是明朝诗人黄廷用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黄廷用,字子升,号玉圃,明代著名诗人,他与高启、杨基并称为“明初三大家”,是明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
  • 黄廷用在文学创作上多有建树,其作品以诗歌为主,尤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见长,展现了深厚的文学造诣。
  1. 诗词原文
  • 仙桃盘屈三千里,杳隔云深碧海来。
  • 我亦欲寻刘阮去,路迷何处是天台。
  1. 诗词赏析
  • 仙桃的描绘:诗中“仙桃盘屈三千里,杳隔云深碧海来”描绘了一幅仙桃生长于遥远之地,云雾缭绕、神秘莫测的景象。这种描绘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想象力,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 追寻刘阮的愿望:诗中的“我亦欲寻刘阮去”反映了一种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刘阮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他们因误入仙境而未能找到返回人间的道路。此处的提及既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也透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 天台的困惑:“路迷何处是天台”则进一步强调了追寻过程中的迷茫和困惑。这里的“天台”可能象征着理想的归宿或目的地,但在现实中难以寻找,从而反映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和人生道路上的不确定性。

《蟠桃·其二》不仅是一首描绘仙境美景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对现实世界的深深思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