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杂歌赠赵总制 其八

古来天子重边愁,秦筑长城瀚海头。
百二山河悬六镇,报恩不敢说封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塞上杂歌赠赵总制·其八》赏析

《塞上杂歌赠赵总制·其八》,是明代诗人黄廷用所作,一首充满边塞风情的古诗。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边关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边疆战事和边防将士的艰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忠诚的感慨。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黄廷用的诗歌以质朴而有力的语言著称,他的作品中常常蕴含着对边疆戍守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塞上杂歌赠赵总制·其八》便是这样一首作品。

该诗开篇即点明了古来天子重边愁的主题,通过“古来天子重边愁”这样的开头,直接揭示了主题,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下来的“秦筑长城瀚海头”,则是具体地描述了长城的宏伟壮观与历史厚重感。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它的存在不仅代表着一种地理上的屏障,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撑。

在描绘了长城的雄伟之后,黄廷用笔触转向边防将士的生活状态,“百二山河悬六镇,报恩不敢说封侯”。这里的“百二山河”指的是地势之险要,而“六镇”则是指长城沿线的重要防御点。通过这些词句,黄廷用展示了边防将士坚守岗位、保卫国家的决心和勇气。同时,他也隐含了一种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表达了一种对国家和民族责任感的崇高。

在黄廷用的笔下,边塞并非只是冷冰冰的山川或烽火台,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对长城和边防将士的描述,黄廷用让读者能够体会到那个时代的边疆生活以及边防将士们所面临的艰难困苦。

黄廷用的《塞上杂歌赠赵总制·其八》不仅仅是对边关景象的生动描绘,更是对那些坚守边疆、为国家付出的英雄们的深深敬意。在今天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或许不再需要像古人那样面对外敌的威胁,但黄廷用的这首诗依然能激发我们对国家边疆的关注和支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