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古十九首 其十五

人生虽百岁,七十已云稀。
如何一身微,乃为千载思。
有酒即相亲,于以乐青春。
区区逐微利,徒为受苦辛。
君看醉乡人,乃独全其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效古十九首·其十五》是明代黄仲昭创作的。下面将详细探讨此作品的多个方面:

  1. 作者简介
  • 黄仲昭,明朝莆田人,字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因直言被杖责,贬为湘潭知县,后改任南京大理评事。他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但他并未沉溺于个人悲欢,而是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志趣和情感。
  1. 作品原文
  • “人生虽百岁,七十已云稀。如何一身微,乃为千载思。”
  1. 作品赏析
  • 思想内涵:《效古十九首·其十五》通过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传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七十”与“一生”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深入思考。
  • 艺术手法:黄仲昭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君看醉乡人,乃独全其真”中的“醉乡人”象征那些超脱世俗的人,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诗中使用了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作品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黄仲昭个人的遭遇有关。他曾因直谏而被杖责,后贬为湘潭知县,再转任南京大理评事。这样的人生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艰难。这些感受促使他创作出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1. 文学鉴赏
  • 从文学角度来看,《效古十九首·其十五》是一首典型的明末清初诗歌。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诗人通过诗歌传达了一种超越个人得失、追求心灵自由的价值观。
  1. 文化影响
  • 《效古十九首·其十五》作为明代诗歌的一篇佳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在当时受到人们的喜爱,而且成为后来研究者研究明代诗歌的重要文本。此外,这首诗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对于了解明末清初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有着重要的意义。

黄仲昭的《效古十九首·其十五》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诗歌,还是了解明末清初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