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洒墨写芳芹,眼底犹疑散苾芬。
参看一心堪赞理,不须持此献明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何人洒墨写芳芹,眼底犹疑散苾芬。
参看一心堪赞理,不须持此献明君。
《题画芹菜为李少参士元赋 其一》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春,当时苏轼任湖州长史、知湖州事。在湖州期间,他经常与友人游山玩水、品茗谈诗,并作有《和陶诗》三十九首,这是其中的第六十八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田园风光图:画面上,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田野一望无际;近前看,那一株株青嫩的芹菜叶儿挺拔鲜翠,犹如一群天真烂漫的少女,正用那嫩绿的手臂向人们招手致意。诗人以“青青”两字,将芹菜比作少女,既写出了芹菜的鲜嫩,又赋予了芹菜以生命,形象生动。接着,诗人又以“欲语先颦”来形容少女羞涩的神情,使人联想到那害羞的姑娘,不禁使人产生一种爱怜之情。
诗人以“君不见”收束全诗,使诗句显得更加含蓄蕴藉。整首诗意境优美清新,充满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