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别业

村近灵岩新卜庐,小园日涉称幽居。
深篁傍屋喧晨鸟,小阁临溪响夜鱼。
携客闲游看雾菊,寻僧清话荐霜蔬。
逌然相对空林晚,挥笔诗成兴有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灵岩别业》是明代诗人冯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其深邃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个人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对这首诗的内容、艺术特色以及其作者冯恩的生平进行详细阐述:

  1. 作品原文:村近灵岩新卜庐,小园日涉称幽居。深篁傍屋喧晨鸟,小阁临溪响夜鱼。携客闲游看雾菊,寻僧清话荐霜蔬。逌然相对空林晚,挥笔诗成兴有馀。

  2. 作者介绍:冯恩,字子仁,号南江,明代松江府华亭人,生于嘉靖五年(1526年)。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曾担任南京御史,因直言进谏得罪皇帝而被下狱论死。后因朝审时面斥权臣汪鋐,得以幸免,最终免罪戍雷州。六年后获赦还朝,穆宗即位后,被拜为大理寺丞并致仕。

  3. 诗歌鉴赏:《灵岩别业》是一首典型的七言律诗,展现了冯恩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生活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携客闲游”“寻僧清话”等情节,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高尚情操。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4. 写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冯恩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他曾因直言进谏而遭受不测,后虽获赦免却被迫离开京城。在流放过程中,他深感世态炎凉和官场的黑暗,这种心境促使他在晚年选择了一种更加简朴的生活方式——归隐山林。因此,《灵岩别业》不仅是对个人隐居生活的回忆和赞美,也是对那个时代文人命运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灵岩别业》不仅是冯恩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使其成为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文献。通过学习这首诗,人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冯恩的诗歌风格和思想情感,还可以从中汲取到一种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的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