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梦作西湖游,今日还浮湖上舟。
涌金门外横塘路,数里垂杨锁玉楼。
楼前流水朝朝绿,湖光片片摇寒玉。
风中不断藕花香,烟外微闻采菱曲。
画船箫鼓载红妆,枫叶芦花映夕阳。
孤山鹤去亭犹在,太守堤存柳半黄。
岳王祠畔西陵路,夭矫长松不知数。
青天昼接两云高,紫气夜通天竺雨。
灵隐峰头月渐高,罗刹江边正暮潮。
望穷匹练腾沧海,坐久天香落锦袍。
江山万叠纷缭绕,烟光倏忽迷昏晓。
默存恍在化人都,凭虚何必蓬莱岛。
便欲移家住此间,浮槎载酒日看山。
不应世谛犹相恋,愁绝题诗醉里还。
武林山水
介绍
《武林山水》是明代诗人冯大受创作的诗作。下面将从诗歌原文、作品背景、创作风格以及在文学史上的位置等方面进行介绍:
诗歌原文:《武林山水》的原文如下:“十年梦作西湖游,今日还浮湖上舟。涌金门外横塘路,数里垂杨锁玉楼。楼前流水朝朝绿,湖光片片摇寒玉。风中不断藕花香,烟外微闻采菱曲。画船箫鼓载红妆,枫叶芦花映夕阳。孤山鹤去亭犹在,太守堤存柳半黄。岳王祠畔西陵路,夭矫长松不知数。青天昼接两云高,紫气夜通天竺雨。灵隐峰头月渐高,罗刹江边正暮潮。望穷匹练腾沧海,坐久天香落锦袍。江山万叠纷缭绕,烟光倏忽迷昏晓。默存恍在化人都,凭虚何必蓬莱岛。便欲移家住此间,浮槎载酒日看山。不应世谛犹相恋,愁绝题诗醉里还。”
作品背景:《武林山水》的创作时间不详,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杭州西湖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明代时期,西湖不仅是游览胜地,也是文化与艺术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诗人冯大受有机会接触并受到当时杭州地区丰富的文化氛围的影响。此外,作为一位文人,冯大受可能也受到了当时文人雅集活动的影响,这些活动往往伴随着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文环境的感悟,这些都可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体现。
创作风格:《武林山水》整体上展现了冯大受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细腻描绘。诗人通过精细的笔触,将西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巧妙地结合起来,既表现了西湖的自然美,也反映了其人文价值。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点。
文学史地位:《武林山水》在明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展示了冯大受个人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明代诗歌风格的珍贵资料。同时,这首诗也成为了了解明代文人雅集文化和杭州地区自然景观的重要文献之一。
《武林山水》不仅是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作,更是一部充满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理解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也能够更好地领略古代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