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临安县

碧涧侵桥阔,青山绕县斜。
林深惟鹿豕,树老成龙蛇。
野饭烧松子,篱香散栗花。
烟云前路暝,灯火宿谁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经临安县》是明代诗人项道民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古朴的田园风光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临安的自然之美和乡土之韵。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项道民:项道民是明末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他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感情真挚细腻,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1. 诗篇原文及鉴赏
    《经临安县》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
碧涧侵桥阔,青山绕县斜。  
林深惟鹿豕,树老成龙蛇。  
野饭烧松子,篱香散栗花。  
烟云前路暝,灯火宿谁家。  
  • 碧涧侵桥阔:描述了一条宽阔的碧涧,水流绕过桥梁,增添了几分生动和动态美。
  • 青山绕县斜:描绘了青山环绕县城的景象,形成了一种静中有动的美感。
  • 林深惟鹿豕:表达了树林茂密到深处只有鹿和猪出没的景象,展现了一种野性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 树老成龙蛇:树木苍老时,形态各异地变成了龙和蛇,寓意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和岁月变迁。
  • 野饭烧松子:描述了在野外用松子做饭的情景,体现了简朴的生活情趣。
  • 篱香散栗花:描绘了篱笆旁散发出的栗子花香,增添了一份乡村的温馨氛围。
  • 烟云前路暝:黄昏时分的烟雾中,道路显得朦胧,给人以旅途结束和归宿之感。
  • 灯火宿谁家:夜晚来临,灯火通明的人家成为归途的象征,也暗示了人间烟火和温暖。
  1. 文化背景分析
  • 地理环境:《经临安县》反映了临安的自然景观,包括山峦、河流和农田。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 历史价值:通过对临安的描述,可以窥见明朝时期临安的风貌。从诗句中的“霸业归王室”,可以感受到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状况。
  • 艺术特色:项道民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如“鹿豕”、“龙蛇”、“栗花”等,这些元素不仅美化了文字,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经临安县》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乡村风景画,展示了明代临安的自然美和人文风情。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还能从中体会到他们对生活、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