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仙栖石龛,珠宫结灵樾。
黄叶樵路深,绿苔人履绝。
岩花见空色,山云悟生灭。
客来啸远风,僧行踏凉月。
香灯十地明,宝铎四天发。
已是都率宫,讵想襄城辙。
和三唐人惠山诗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三唐人惠山诗·其二》是一首由邹迪光创作的古代文学作品。邹迪光的这首诗,不仅以其深邃的艺术魅力,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同时也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风格。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介绍:邹迪光是明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其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明朝晚期,具体生平不详。他的诗歌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哲理思考为主题,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
诗歌原文与解析:该诗描述了秋日的景色,天空中飘渺的秋云、静谧的秋山以及变幻莫测的自然风光。诗句“金仙栖石龛,珠宫结灵樾”描绘了岩石上的神秘景象和宫殿般的建筑。“黄叶樵路深,绿苔人履绝”则表达了山林中的寂静与荒凉。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隐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思考。
诗歌鉴赏:《和三唐人惠山诗·其二》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反映了自己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这种表达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邹迪光的《和三唐人惠山诗·其二》是一首充满哲思和自然美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明朝晚期诗歌的独特风格,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欣赏和研究这样的诗歌,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及其在文化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