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台高处小茅堂,退士登临岁月长。
假寐不为黄阁梦,无营还笑白云忙。
清风明月何须买,绿水青山自可常。
三十年来无外事,此心赢得不炎凉。
溪上茅亭和士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溪上茅亭和士咨》是明代贺钦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钓鱼台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政治失意后的归隐心态。
《溪上茅亭和士咨》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还反映了其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诗中的“钓台高处小茅堂”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选择的生活环境,而“假寐不为黄阁梦,无营还笑白云忙”则表达了他放下世俗名利的心态,享受着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文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不懈追求,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历史角度来看,文人士大夫在面临政治风波或失意之后,往往选择退隐山林,寻求心灵的平静。贺钦的诗歌便是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不仅是个人情感的一种抒发,也是那个时代文人群体共同心态的反映。通过阅读这样的作品,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以及他们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贺钦的《溪上茅亭和士咨》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的诗作,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观念和人生哲学,同时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