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良乡观米仲诏宪长所移奇石

塔洼村北野草荒,草间突兀孤云苍。
欲行不行气若郁,将雨未雨天无光。
云是米家凿山出,百步千人移数日。
到此踌躇不肯前,秦鞭无技楚力诎。
大木纵横倒一林,相为枕藉岁年深。
或需天手妙神用,或眷山祇萌故心。
我与之言叱之起,几时得渡浑河水。
㟏岈空洞宿阴霆,鲸脊鳌簪立奇鬼。
主人好礼尊石公,神物亦岂甘牢笼。
不如就此树高阁,居处日对飞来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良乡观米仲诏宪长所移奇石》是清代葛一龙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展现了葛一龙的高超技巧,也在文化层面承载了丰富的内涵。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几时得渡浑河水,
    我与之言叱之起。
    㟏岈空洞宿阴霆,
    天风卷地云雷吼。

  2.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诗中“几时得渡浑河水”一句,描绘了一个宏大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渴望。而“㟏岈空洞宿阴霆”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观,勾勒出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 情感丰富:诗中的“我与之言叱之起”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共同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而“㟏岈空洞宿阴霆”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激昂、豪放的气息。
  • 语言精炼:虽然篇幅不长,但每一句都经过精心挑选,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这种精炼的语言使得整首诗更加耐人寻味,令人回味无穷。
  1. 作者介绍
  • 米万钟(1570—1628年),字仲诏,号友石,又号海淀渔长、石隐庵居士,原籍陕西安化,后当锦衣卫,居北京。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后任江西按察使。天启五年(1625年)被魏忠贤党人倪文焕弹劾,降罪削籍。崇祯元年(1628年)复官,仕至太仆少卿,卒于官。有好石之癖,又能画石。善画山水、花竹。书法行、草得家法,与董其昌齐名,称“南董北米”。书迹流传甚多。著《篆隶考讹》二卷。

通过对《次良乡观米仲诏宪长所移奇石》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这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个时代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清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也能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