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入禅关千里深,上方高处访丛林。
行穿萝磴云生屐,笑拂松花露满襟。
华表鹤归千里久,灵湫龙蛰半岩阴。
乱离学道嗟迟暮,头白侵寻负壮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晓入禅关千里深,上方高处访丛林。
行穿萝磴云生屐,笑拂松花露满襟。
华表鹤归千里久,灵湫龙蛰半岩阴。
乱离学道嗟迟暮,头白侵寻负壮心。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五》是明代诗人童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共二十四首,其中第五首为其中的一首。下面将从诗的原文和背景进行介绍:
童冀(1392-1458),字景行,号西樵,浙江钱塘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有“一代词宗”之称。他的作品以豪放著称,风格雄健大气,善于表达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注。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沉的历史感。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五》这首诗作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在游历北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描绘了作者登山望远、访古寻幽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尊重。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摹,也有对历史遗迹的深刻感悟。
童冀的《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 其五》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作,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展现了童冀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我们了解明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深入地认识童冀的文学成就以及明代的文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