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春无一日晴,可堪折柳送君行。
遥知客舍闻鸡舞,尚忆宾兴赋鹿鸣。
恋阙几形青琐梦,还家共羡锦衣荣。
少陵老去孤忠在,定有新诗纪北征。
次邓作霖韵三首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邓作霖韵三首 其二》是明代诗人童冀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团聚的期望。下面将从作品原文、创作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介绍:
作品原文:
十日春无一日晴,可堪折柳送君行。
遥知客舍闻鸡舞,尚忆宾兴赋鹿鸣。
恋阙几形青琐梦,还家共羡锦衣荣。
少陵老去孤忠在,定有新诗纪北征。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详,但根据诗中的内容,可以推测这是童冀在送别友人时所作。当时正值春日,天气阴沉,无法看到晴朗的天空,只能折柳送行。同时,诗中提到“闻鸡舞”和“赋鹿鸣”,这些元素可能与送别的场景有关。此外,诗中的“恋阙”、“锦衣荣”等词汇,透露出诗人对朝廷的留恋和对富贵生活的追求。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送别和期待再聚。通过对春天阴雨天气的描述,传达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通过回忆昔日的欢乐时光,展现了对美好过去的怀念和对重逢的期盼。诗人以自己的情感为线索,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对友人的思念之中,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艺术特色:
童冀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诗歌具有鲜明的画面感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如“十日春无一日晴,可堪折柳送君行”这句,通过描绘春天的阴沉天气和折柳送别的情景,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奈和伤感。再如“恋阙几形青琐梦,还家共羡锦衣荣”这两句,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这种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使得诗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深度。
《次邓作霖韵三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深意的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了解明朝文人情感世界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