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有粟崇如京,太仓群鼠穴为营。
群鼠穴仓得所凭,旧谷既没新谷升。
大者如狐小者豚,累累白昼兼人行。
群翻聚齧巧斗声,狸奴坐视不敢惊。
君不见三秋无雨禾稻枯,遑遑菜色愁田夫。
仓中有粟官不发,县吏打门犹索租。
老羸旦夕且沟壑,群鼠饱食人所无。
于虖群鼠汝勿喜,会有张汤来磔汝。
仓首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仓首谣》是明代诗人童轩创作的一首古诗,内容描述了太仓中粟米堆积如山,而群鼠在其中穴居为营,导致新谷不断成熟。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以及对农民生活的同情。
诗歌开篇“太仓有粟崇如京”,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粮食堆积如山的壮观景象,体现了作者对粮食丰富程度的夸张表达。接着,“太仓群鼠穴为营”揭示了老鼠在仓库中穴居为营的事实,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常态,也暗指了粮食的浪费和腐败。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
“群鼠穴仓得所凭”进一步强调了老鼠在仓库中的便利条件,以及它们对粮食的侵占行为。这一部分通过生动的描写,让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仓库中老鼠活动的频繁和猖獗,同时也暗示了粮食的不安全和不稳定状态。
“旧谷既没新谷升”反映了由于老鼠的活动,原本的粮食已经被消耗殆尽,新的粮食又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这种循环往复的现象,不仅揭示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浪费问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资源的巨大浪费。
“大者如狐小者豚,累累白昼兼人行”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老鼠比作狐狸和小猪,形象地描绘了它们的活动场景。这些形象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也使读者更容易与诗歌产生共鸣。最后,“君不见三秋无雨禾稻枯,遑遑菜色愁田夫”通过引用历史事件或民间传说,表达了对农业生产受阻、农民生活困苦的担忧。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也让读者更加关注农业发展和农民权益保护问题。
《仓首谣》作为明代诗人童轩的一首古诗,不仅以其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想象力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更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引发了人们对粮食安全、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等问题的思考。这首作品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也是了解明代社会风貌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