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然斯道岂难行,却被周官误一生。
从此老泉成口实,无心蓬垢得奸名。
读史十首 其十 王安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安石并非是“不知道”的作者,而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被誉为“王安石”。他的《读史十首》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王安石晚年,针对当时俗儒歪曲历史事实,把糟粕当精华的情况而写。
童轩的《读史十首 其十》中表达了王安石对于历史记载的忧虑和对真实历史的坚持。诗中的“慨然斯道岂难行,却被周官误一生”反映了王安石对历史记录者可能受到时代观念影响,导致历史记载偏离真实情况的担忧。他进一步指出:“从此老泉成口实,无心蓬垢得奸名”,意味着一旦历史被歪曲,即使是无辜者也会受到不公正的指责。这首诗不仅是王安石个人对于历史真实性的追求,也是他对整个时代风气的一种反思。
王安石的文学成就不仅在于《读史十首》,还包括他的诗歌、散文等。他的诗歌风格豪放,语言简练,富有哲理。在宋代文学史上,王安石的作品被视为经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散文则以议论为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思想价值。他的这些文学作品,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王安石的《读史十首》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思考的作品,更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和反思。他的文学成就和历史地位,使他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通过阅读和研究他的文学作品,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化和历史,以及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