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潮州金山

葱葱苍玉北城隈,崒嵂中天贝阙开。
曲沼小桥临绝壁,丹梯碧磴度危台。
万家烟树檐前出,百里云帆海上回。
游客到来忘去路,花间钲鼓谩相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潮州金山》是明代游朴创作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游朴,字太初,明代福建福宁(今柘荣县)人,万历二年进士,曾任成都府推官、大理寺评事等职。他在任上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他的作品在艺术成就和文学价值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2. 诗歌原文与翻译

  • 诗句原文:《登潮州金山》
    葱葱苍玉北城隈,崒嵂中天贝阙开。
    曲沼小桥临绝壁,丹梯碧磴度危台。
    万家烟树檐前出,百里云帆海上回。
    游客到来忘去路,花间钲鼓谩相催。

  • 诗歌翻译:青山翠绿环绕着潮州古城的北城角,巍峨壮观的山峦仿佛直插云霄的宫殿。曲沼小桥横跨于绝壁之上,丹梯碧磴引导着行人攀登险峻的山峰。远处,无数人家的烟树从房屋上方伸出,而远方海面上的船帆则如同一幅百里长的云图。游客们来到这里,往往忘了归途,只陶醉于花间的锣鼓声中。

  1. 作品赏析
  • 意象生动:诗人以“青山翠玉”、“中天贝阙”等形象鲜明的意象勾勒出了金山的自然风光;用“曲沼小桥”、“丹梯碧磴”等描绘了登山途中的景致。这些生动的描写不仅让读者能够想象出金山的美景,还增添了诗作的艺术魅力。

  • 情感真挚:通过“游客到来忘去路”表达了诗人对金山的热爱以及游客对金山的向往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 文化内涵丰富:金山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代表,也是潮州市的文化象征。诗中的“第一山”之美名体现了它在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性,同时“金山书院”和“八景之一”的马丘松翠等也展示了其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登潮州金山》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是研究潮州市乃至闽南地区的人文地理不可多得的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