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朱次夔草堂

投传归栖越峤青,草堂谁勒北山铭。
冥鸿已刷层霄羽,雏凤方修五色翎。
春径蓬蒿妨倒屣,夜窗藜火助传经。
客来相对如泥去,不遣傍人笑独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朱次夔草堂》赏析

游朴的《题朱次夔草堂》,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古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游朴卓越的文学才能。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摹,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及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中“投传归栖越峤青,草堂谁勒北山铭”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投传”、“归栖”、“越峤青”这些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情怀。这不仅仅是一种逃离现实的选择,而是一种对生活本质的思考——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我价值的真实体现。

“冥鸿已刷层霄羽,雏凤方修五色翎”一句,诗人以大雁自比,暗喻自己的抱负与远见。大雁高飞直上云霄,象征着诗人志向的高远和坚定;而雏凤修长的五色羽毛,则代表了年轻的力量和希望。这一比喻不仅展示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也体现了其对理想状态的追求。

“春径蓬蒿妨倒屣,夜窗藜火助传经”描绘的是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感悟。这里的“春径蓬蒿”,既是对自然景物的直接描写,也隐喻着人生的起伏不定和世事的无常。而“夜窗藜火助传经”,则反映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习、思考的情景,体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客来相对如泥去,不遣傍人笑独醒”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豁达与从容。这里的“客来”与“客去”,不仅是客人的来访与离去,更是诗人心境的变化,从最初的欣喜到现在的淡定自若。这种转变,正是诗人内心世界成熟的表现。

《题朱次夔草堂》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入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不仅能感受到游朴卓越的艺术才华,也能从中吸取到面对挑战时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