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黄连

黄山有黄连,甘美类蘋果。
不是性味移,头陀能忘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黄山黄连》是一首明代诗人智舷创作的五言绝句。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黄山黄连》的作者是明代僧人智舷,字苇如,号秋潭,生于浙江嘉兴。智舷在西郊建立了黄叶庵,并自号黄叶老人。他在庵中修竹众多,经常亲手拂拭,有诗集《黄叶庵诗集》流传于世。智舷以其诗才和佛学修为闻名,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上,还有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传播。

  2. 诗词原文
    黄山有黄连,甘美类蘋果。
    不是性味移,头陀能忘苦。

  3. 诗歌解析

  • 意象与象征:“黄山”通常指代中国安徽省的黄山,这里特指其地标性的松树;“黄连”是指一种植物,也象征着忍耐与坚韧。这首诗通过对比黄山的松树和黄连,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自然界生命力的钦佩。
  • 哲理内涵:诗句中的“不是性味移”,暗示了即使物质条件改变(即“性味”),但人的本性或精神(即“性味”)仍保持不变。这种表达体现了作者对超脱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境界的理解。
  • 艺术手法:智舷运用了简洁有力的语言,以短小的五言绝句形式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示了古代文人追求内在修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
  1. 文化价值
  • 作为传统中药“黄连”的别称,该诗歌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药物功效的观察和理解。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作,更是一本关于生命、环境和哲学的教科书。
  • 在现代,这首诗依然能够引发人们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苦难中寻找解脱之道的思考。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1. 历史意义
  • 《黄山黄连》的创作背景与明代的社会状况和文人心态密切相关。在那个文人墨客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平和的时代背景下,智舷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他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于生活态度的思考。
  • 这首诗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还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了无数文人墨客探索自然之美,表达内心情感。

《黄山黄连》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的诗作,也是一篇蕴含哲理和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它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为人们提供了审美享受和思考人生的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