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南山旧居

我本山中人,却来城市住。
一违猿鹤盟,幽思于谁诉。
茅舍锁烟霞,苍苔兹石路。
欲归归未得,花落春光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南山旧居”是一首明代诗人普泰的作品。普泰,字鲁山,号野庵。他的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他深研禅理和儒学的学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深情厚意和对城市生活的复杂情感。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普泰,生于明朝,是陕西人,字鲁山,号野庵。他的生活背景和经历使他的诗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普泰深研禅理,嗜儒学,曾南至应天府,读书于钟山寺。后授《易》于郧县,还京师时住隆兴寺,题壁云:“鸟栖匠氏难求木,僧住樵夫不到山。”这些经历让他在诗歌中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和丰富的生活体验。

  2. 诗歌原文:我本山中人,却来城市住。一违猿鹤盟,幽思于谁诉。茅舍锁烟霞,苍苔兹石路。欲归归未得,花落春光暮。

  3.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城市之间的矛盾与挣扎。从“我本山中人”到“却来城市住”,诗人揭示了自己从乡村到城市的过渡和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变化,更是心灵世界的一种拓展。《怀南山旧居》中的“一违猿鹤盟,幽思于谁诉”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迷茫。他渴望回归自然,但现实的城市生活却使他无法找到真正的归属感。最后两句“欲归归未得,花落春光暮”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在现实生活中所面对的种种困境。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明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怀南山旧居》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明代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的重要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