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携蒙顶茶数片相饷烹之殊不称其名戏作短歌

平生茶癖如症瘕,清入筋骨俱槎枒。
乱后兵戈塞天地,偤泛吴兴身采茶。
十年不到阳羡市,陆羽祠前空落花。
南来北客致酪茗,数片分遗出蒙顶。
黝然石耳剥云根,淡极冰芽生玉井。
绳床对客各枯肠,三碗松风吸帘影。
当年策马太山东,云中遥认东蒙峰。
黄尘扑面触渴暑,乡心梦冷茶烟浓。
只今高坐旗枪畔,凫绎龟蒙意中见。
何因重到白云岩,手摘春英炊雪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客有携蒙顶茶数片相饷烹之殊不称其名戏作短歌》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客来携茗饮,风味独难忘。

绿嫩初含笋,红香欲展蕉。

煎尝甘未已,试嗅冷难招。

自笑清闲外,无妨酒瓮聊。

这首诗描绘了客人带来的蒙顶茶的品鉴过程和作者的感受。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描述茶叶的新鲜感、香气以及品尝后的感受,展现了对自然之物的喜爱与欣赏之情。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日常生活的小确幸的关注。

王安石(1023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他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哲学家,与司马光并称为“千古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