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散识要道,淡澹以养生。
子云甘寂寞,耽玄殚至精。
胡为恋樊笼,多智冒天刑。
名元无可贵,谁更尚无名。
悠悠举浊醪,聊云远世情。
酬信弦弟吴门四月见寄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信弦弟吴门四月见寄·其三》是明朝诗人彭孙贻的一首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詶信弦弟吴门四月见寄·其三》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生、技艺与道术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诗中以“奇人炫弄丸”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技艺精湛之人在施展才华的场景,紧接着“偃师呈机制”则进一步揭示了精巧工艺背后的原理和法则。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作者对技术层面的深刻洞察,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现象背后深层次规律的好奇与探索。而当诗人提到“得意己忘技”时,则是在强调技艺虽高,但最终要回归于道术之上,即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如诗句“太朴本无为,云为各有自”,通过对比自然与人为的创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人工技艺的反思。二是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全诗从技艺到道术,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使得整首诗既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又不失逻辑性和条理性。最后,诗歌在艺术表现上也极具匠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答信弦弟吴门四月见寄·其三》不仅是一首表达技艺与道术关系的佳作,也是彭孙贻展现文学才华和哲学思考的重要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诗歌的风格特点,以及诗人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