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饮

古道日凋丧,谁复饮其淳。
邈矣羲皇上,万古有馀春。
幽忧值世乱,韬精乃全身。
衰年肺病俱,惧以伐吾真。
聊复远杯杅,踵息养至醇。
为我谢嵇阮,煮石以为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断饮》是诗人彭孙贻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在动荡时期对生活态度的一种选择和哲学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彭孙贻是一位明末贡生的诗人,与同邑吴仲木共同创立了“瞻社”,被时人称为“二仲”,其终身不仕。
  • 时代环境:诗作创作于动荡的年代,社会混乱不安,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表达了自己隐逸的生活态度。
  1. 诗歌内容
  • 主题思想:诗中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通过描述古道日凋丧、羲皇上万古有馀春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 艺术手法:诗人采用了古体诗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深沉,给人以沉郁顿挫的感觉。诗中的“幽忧值世乱,韬精乃全身”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1. 文学价值
  • 艺术成就:《断饮》作为彭孙贻的代表作品,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的意境深远,情感表达细腻,是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
  • 影响意义:杜甫被誉为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而彭孙贻的这首诗则显示了明代诗歌的另一面。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断饮》不仅是彭孙贻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明代社会现实和个体生存状态的艺术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态度以及他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看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