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立侯叔四首 其二

半生生计一诗囊,高卧支门小径荒。
礼戒衣香皈绣佛,烧丹灶暖事医王。
吟坛摩诘推词伯,手迹髯苏下笔床。
应是尚平婚嫁了,罡风岱岳去徜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立侯叔四首·其二》是明朝彭孙贻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交侯叔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其人生轨迹和命运的感慨。下面对这首诗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作者生平:彭孙贻,字仲谋,号青莲居士,是明朝著名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诗歌风格:彭孙贻的诗作多采用七言绝句的形式,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能够深刻表达诗人的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诗歌原文
  • 原文:半生生计一诗囊,高卧支门小径荒。礼戒衣香皈绣佛,烧丹灶暖事医王。吟坛摩诘推词伯,手迹髯苏下笔床。应是尚平婚嫁了,罡风岱岳去徜徉。
  • 翻译:半生的生计都装在一个诗囊里,高卧支门的小径荒芜。礼戒衣香归向刺绣佛像,烧丹灶温暖地为医学之王服务。吟坛上被推为词伯,手中握着的笔就像颜真卿一样有力。应是尚平已经婚嫁了吧,在罡风岱岳间自由徜徉。
  1. 诗歌赏析
  • 意象运用:诗中“半生生计一诗囊”比喻诗人的生活简单而丰富,通过“高卧支门小径荒”展现出诗人隐居生活的清静与孤独;“礼戒衣香皈绣佛”则表达了一种虔诚的宗教情感,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 主题思想: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故交的怀念之情,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侯叔生前生活细节的回忆和对其未来去向的猜测,诗人展现了自己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探索。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明朝是一个文人辈出的时期,诗歌作为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受到广泛关注和推崇。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往往富含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值得深入研究与品味。
  • 创作动机:彭孙贻创作此诗可能是为了纪念自己的朋友侯叔,同时也可能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思和总结。通过诗歌的创作,诗人试图将自己的情感、思考和感悟传递给读者,达到情感共鸣和心灵交流的效果。
  1. 社会影响
  • 读者反响:彭孙贻的诗歌在当时就受到了文人墨客的喜爱和传颂,他的诗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文化传承:作为明朝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彭孙贻的诗歌作品不仅是文学创作的成果,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们承载着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对后世的文化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彭孙贻的《哭立侯叔四首·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友情怀念的诗歌,更是一次对生命意义和人生哲理的深度探讨。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明朝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