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兴善寺古柏幢二首 其一

古柏参差绀殿开,祗园何用问霜台。
珠垂梵盖苍龙抱,翠挟圆光绿凤来。
黛色干霄螺髻满,华鬘倒影石幢回。
诸方认取团圞话,黄檗无多倡试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兴善寺古柏幢二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组诗。这是组诗的第一首,写于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用“古柏”象征佛教的永恒,用“幢”来比喻佛法,以“兴善寺”为背景,赞美了古柏的崇高、挺拔,并由此而引发的对佛祖的崇敬之心。

第一首的原文如下:

塔影挂清秋,  
古柏生寒烟。  
上枝巢乌鹊,  
下根栖灵仙。  
拂云行白日,  
向月舞青天。  
不见兴善寺,  
何由闻法弦。  

第二首的原文如下:

古树千年长,  
枝叶千万章。  
独有兴善寺中一株树,  
四时风雨常相依。  
春风吹又生,  
夏雨洒更肥。  
秋霜降其叶,  
冬雪覆其枝。  
不知此树谁栽植?  
唯有兴善寺中一禅师。  

这两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老树木的欣赏以及对这些树木所象征的佛法的敬畏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