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房滋穗上虹窗,玫蕊同心本自双。
秋冷佩琼过汉水,春殷啼箸怨湘江。
侯家几畹连朱邸,红女留膏粲夜缸。
似有神仙降空谷,赤绡绛节自幢幢。
红兰 其一
介绍
《红兰 其一》是明末清初诗人彭孙贻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诗歌原文:
丹房滋穗上虹窗,玫蕊同心本自双。
秋冷佩琼过汉水,春殷啼箸怨湘江。
侯家几畹连朱邸,红女留膏粲夜缸。
似有神仙降空谷,赤绡绛节自幢幢。诗歌解析:彭孙贻在《红兰 其一》中通过描绘红兰的生长环境和季节变换,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喜爱。首句“丹房滋穗上虹窗”描绘了红兰生长在充满生机的环境中,其茎叶如同彩虹般美丽。第二句“玫蕊同心本自双”表现了红兰花的对称美,如同心形的玫瑰,两朵花儿紧紧相依。接下来的诗句则转向了秋天的景象,“秋冷佩琼过汉水”,描绘红兰在寒冷的秋季依然傲然挺立,仿佛带着一丝不屈。最后两句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春殷啼箸怨湘江”,春天的到来使得红兰开始绽放,花香四溢,似乎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整首诗通过对红兰生长环境、季节变化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喜爱和对生命力量的敬畏。同时,诗中的语言清新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创作背景:彭孙贻生活在清朝初期,这是一个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作为一位诗人,他不仅关注自然之美,也深刻地思考人生和社会现象。《红兰 其一》可能是他在特定环境下,受到自然启发而创作的一首诗。通过对红兰的描写,彭孙贻可能想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珍视以及对社会和谐的期望。
文学价值:《红兰 其一》作为彭孙贻的代表作之一,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首先,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律诗形式,语言简练且富有节奏感,符合古代诗歌的审美特点。其次,从主题思想上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红兰的生长过程和美丽景象,还融入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寓意。最后,从文化传承角度看,这首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诗词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现代意义:虽然《红兰 其一》产生于几百年前,但其在文学和文化方面的贡献仍然值得现代人学习和研究。通过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艺术特点以及主题思想,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红兰 其一》不仅是彭孙贻个人才华的展示,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学习和欣赏这首诗,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还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