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攒梅

含章妆样几回新,雕琢宜从老斲轮。
镂月曾经采玄圃,筑脂应不倩花神。
握瑜怀瑾攒相抱,碎璧零玑缀似真。
却笑陇头吹易落,玲珑欲寄弄珠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攒梅》是明朝诗人彭孙贻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寓意,在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该作品的相关介绍:

  1. 作者简介:彭孙贻,字仲谋、羿仁,号瞻社,明末贡生,海宁(今属浙江)人。他与同邑吴仲木创“瞻社”,为名流所重,时称“二仲”,终身不仕。有《茗斋集》等著作传世。
  2. 诗歌原文:《玉攒梅》是一首包含丰富意象与深刻寓意的古诗词。诗中描绘了梅花的坚韧与高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人格修养的赞美。诗句如“含章妆样几回新,雕琢宜从老斲轮”展现了梅花历经岁月依然保持其本色,而“握瑜怀瑾攒相抱,碎璧零玑缀似真”则比喻了人的美德如同珍珠般珍贵,需谨慎呵护。
  3. 诗歌赏析:《玉攒梅》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哲学和道德层面也有着深刻的思考。它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鼓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诗中的梅花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而诗人通过这些象征传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写作背景:该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彭孙贻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观念。作为一位贡生,他的一生或许经历了不少波折,但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因此,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对于理想和信念的追求,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向往。

《玉攒梅》是彭孙贻留给后世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是明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欣赏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从中汲取力量,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