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杂诗十首自就李出吴关抵扬子津 其六

羁怀不可道,幽事向谁论。
蝇虎萦麋釜,蛛丝下钓纶。
水含将落日,花惜倦游人。
无奈今宵梦,依然故国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属于五言绝句。孟郊一生困顿失意,多次应举不中,年过半百方得一任溧阳县尉的官职。在赴任途中经过江州时写下了这组诗作。此诗写舟行途中所见之景和所感之情,语言浅白如话,却有情有趣,颇受读者喜爱。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析:

  1. 内容: “我”乘船从吴到扬子津(今江苏省扬州市北),沿途风景如画,心情愉悦。然而由于旅途劳累,“不觉已薄暮”,即不知不觉天色已晚。

  2. 意象和情感:

  • 自然景色: 诗句中的“云生石上青”、“日没江边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云彩缭绕在岩石之上,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江面上。
  • 个人情感: 虽然景色优美,但“独愁”的心情也随着时间流逝而加重,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他独自一人在旅途中感到孤单,同时也可能感叹人生的艰辛。
  1. 主题与象征意义:
  • 孤独与旅行: 此诗反映了古代文人游历四方、追求仕途但屡遭挫折的普遍情绪。通过舟行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在面对人生挑战时的无奈与感慨。
  • 自然与人的互动: 诗中的“云生石上青,日没江边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微妙联系。这种自然美与人的情绪相呼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1. 文学手法:
  • 使用了对仗技巧,如“云生石上青”与“日没江边红”形成了色彩对比;“不知身是客”与“独愁空复然”则表现了一种深刻的自我感悟。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动。

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情感,成功地捕捉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感受和思考。它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