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佛日斋居

斋居同野衲,浴佛此佳辰。
水观知鱼动,池光受雨新。
山禽忘语默,花月见天真。
相约临流去,春波浣角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浴佛日斋居》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彭孙贻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词句,展现了作者在特殊节日中的内心体验和自然景象的交融。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品原文
  • 斋居同野衲,浴佛此佳辰。
  • 水观知鱼动,池光受雨新。
  • 山禽忘语默,花月见天真。
  • 相约临流去,春波浣角巾。
  1. 作品译文
  • 同野衲共度斋居,沐浴佛祖之日,这是大好的时辰。
  • 水边观察鱼儿的动态,池中的水面映着细雨后的清新。
  • 山林间的鸟儿忘却言语的静谧,花朵和月光展现出纯真的天性。
  • 我们约定一起到溪边散步,让春波洗净我们头上的巾帕。
  1. 作品注释
  • 斋居:指在寺庙里过斋戒的日子。
  • 浴佛:佛教节日,用以纪念释迦牟尼佛诞生及涅槃。
  • 佳辰:美好的时光或节令。
  1. 作品赏析
  • 意象丰富:诗中通过“水观”、“池光”、“山禽”、“花月”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 情感真挚:表达了在特殊节日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愉悦心情。
  • 语言精炼:诗句简洁而含义深远,每个字都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景象。
  1. 作品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浴佛日斋居》创作于明末清初,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思想变革的时代。
  • 作者生平:彭孙贻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化传统的时代,他的诗歌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浴佛日斋居》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内涵吸引了读者,也成为了研究古代文学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哲学,也可以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艺术的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