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无行客,空原只晚晴。
鱼龙横大海,吴越隐孤城。
较雨农书验,为渔世网轻。
无烦故人问,牧竖久藏名。
避地村居十首 其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避地村居十首·其五》是一首明代彭孙贻的作品。该诗以朴素自然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乡村的隐居生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外的宁静与和谐。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文化氛围。
诗歌开篇“纯烧天地阴阳髓,全炼乾坤日月精”,通过使用天地、阴阳、五行等自然元素,构建出一幅宏大的自然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深刻的理解和敬畏。接着,“嫁娶阴阳成匹配”,则揭示了人伦关系中阴阳相合的理念,反映出古代中国社会的伦理观念。
“策杖信所适,看云归每迟”两句,描绘了一个行者悠然自得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而“秋风伍员渡,海雨鲍郎祠”则带有一种悲壮的历史感,通过对比伍子胥和鲍照两位人物的命运,反映出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
诗中的“竹瓦鸣松鼠,鱼罾立鹭鸶”等描写,生动捕捉了乡村生活的点滴,如松鼠跳跃、鹭鸶觅食等自然景观,使得整个诗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情。这种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和共鸣。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感悟,“策杖信所适,看云归每迟”两句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寄托,也表达了对传统道德的坚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思想境界,对于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清明,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避地村居十首·其五》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哲思的诗歌,也是一部反映明代社会风貌的文化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