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闱曾占一经魁,分教名邦宠异才。
细雨侵阶春草合,轻风入树杏花开。
讲明礼乐收馀烬,绪正文章淑后来。
此地从前多俊杰,儒仙又见陟蓬莱。
送郑思亨淳安司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郑思亨淳安司训》是明代诗人彭韶的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宝库中,诗歌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意境,跨越时空传递着作者的情感与思想,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送郑思亨淳安司训》便是这样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郑思亨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送郑思亨淳安司训》的作者彭韶,字凤仪,号从吾,是明朝时期的一位官员。他的仕途颇为坎坷,曾因抗疏极论朝政诸弊而两下诏狱,但最终得以归隐。其人以公正无私著称,为贵戚、近习所忌,遂辞官不仕,谥号惠安,有文集传世。
诗歌原文:诗中的“秋闱曾占一经魁”意味着郑思亨曾在科举考试中获得第一名,“分教名邦宠异才”则表明他被朝廷特别赏识,被视为国家栋梁之才。接下来的“细雨侵阶春草合”,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春日景象,“轻风入树杏花开”,则是春天生机勃勃的象征。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郑思亨的深厚祝福和美好祝愿。
作品赏析:这首诗不仅是对郑思亨个人才华的赞誉,也是对其未来成就的期望。彭韶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好祝愿。
写作背景:虽然具体的创作年代不详,但根据诗意可以推测,这首诗很可能是在郑思亨赴任淳安县期间所作,以此表达作者的不舍与祝福。这种离别时刻往往充满深情,而诗作本身则是情感的一种寄托。
《送郑思亨淳安司训》不仅是彭韶诗歌创作中的一个代表,更是明代文人对于友情、才学以及理想社会的深刻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对生活和理想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