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献钟山

隔江丹嶂凿鸿蒙,虎踞龙盘指顾中。
地比岐丰开帝业,岁多云雨济神功。
中天积翠瞻依近,南纪分坛配享同。
三献礼成还伫立,夜深灵树响高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分献钟山》是明代诗人乔宇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钟山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历史事件的深刻感悟以及个人情感的流露。具体介绍如下:

  1. 作者信息
  • 作者介绍:乔宇,明山西乐平人,字希大,号白岩。他与杨一清为师,后随李东阳游学。成化二十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在正德时期,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朱宸濠叛乱时,乔宇坚守备严,受到皇帝的高度赞赏。嘉靖初年,他因争“大礼议”触怒嘉靖帝而遭罢黜,后又因反对召用席书、张璁、桂萼等被激怒,遂请求退休。晚年被追复官职。有《庄简公集》传世。《分献钟山》即是他在这一时期所作。
  1. 诗歌原文
  • 原文:隔江丹嶂凿鸿濛,虎踞龙盘指顾中。地比岐丰开帝业,岁多云雨济神功。中天积翠瞻依近,南纪分坛配享同。三献礼成还伫立,夜深灵树响高风。
  1. 诗歌解析
  • 意象分析:《分献钟山》中的“隔江丹嶂”描绘了钟山壮丽的自然景观。这里的“丹嶂”意味着山峰被红色的岩石覆盖,显得格外壮观。而“虎踞龙盘”则形象地描述了钟山地势险峻,如同雄踞的虎和盘旋的龙一般,展现出一种威严和力量感。
  • 历史背景:乔宇生活在明朝中期,当时的政治环境复杂多变。这首诗可能反映了他对国家历史事件的关注以及对个人政治立场的表达。通过赞美钟山的美景,乔宇可能在试图传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 情感表达:乔宇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复杂的。一方面,他通过描绘钟山的壮丽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敬意;另一方面,他也可能在通过这种形式来表达对国家未来的担忧或对历史的反思。
  1. 文化意义
  • 历史文化价值:《分献钟山》不仅是乔宇个人的文学创作,也是研究明代政治历史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可以了解到明朝时期的政治局势以及文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思考。
  • 文学成就:作为一首七言律诗,《分献钟山》在艺术表现上具有一定的成就。乔宇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自然的景色与国家的历史紧密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1. 现代影响
  • 学术研究:学者们对《分献钟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歌的创作背景、文学手法以及历史价值等方面。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
  • 文化传承:这首诗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和学习古代文化的窗口。

《分献钟山》是乔宇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其文本的分析,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这首诗不仅是乔宇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历史的一种反思和记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