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会

亭子临苍壁,高檐覆草菅。
我来乘白鹿,蹴踏万花间。
赤日避林幄,青芝抱竹关。
飞扬剑歌在,酩酊散秋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亭会》是明代诗人傅汝舟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亭子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傅汝舟,字木虚,号丁戊山人、磊老,明代福建侯官(今福建省福州市)人。他是一位喜好佛道学说的文人,曾中年游历山水,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1. 诗歌原文
  • 亭子临苍壁,高檐覆草菅。
  • 我来乘白鹿,蹴踏万花间。
  • 赤日避林幄,青芝抱竹关。
  • 飞扬剑歌在,酩酊散秋颜。
  1. 诗歌内容解析
  • 亭子与苍壁:诗中描述了亭子屹立于苍壁之下,高高的亭顶覆盖着茂密的草菅,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 白鹿与万花:作者乘坐白鹿,漫步在花间,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避林与抱关:赤日和青芝分别象征着炎热和凉爽,而林幄和竹关则是自然的屏障,为诗人提供了一个避暑的好去处。
  • 剑歌和酩酊:飞扬的剑歌和酩酊散秋颜,反映了作者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不失豪迈与豁达。

《亭会》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内涵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更通过其艺术形式和历史背景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