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园遣兴

春山春草芳,春日拂衣裳。
开我东窗坐,试向东浦望。
新绿染新色,秀荣发秀香。
桃李自家植,蜂蝶此际忙。
红妒胭脂锦,碧练琦玉珰。
应须借一朵,持此侍花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涉园遣兴是明代诗人傅夏器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嘉靖庚戌。该诗以春日景象和桃李的繁盛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生机勃勃的赞美。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傅夏器(1502年—1580年),字廷璜,号东皋,南安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1. 诗歌原文及鉴赏
  • 开我东窗坐:描述了作者打开东窗,坐在窗边欣赏春景的情景。
  • 试向东浦望:通过“试”字,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春光的向往和期待。
  • 新绿染新色:描绘了春日里新生绿色覆盖着大地,色彩斑斓的美丽画面。
  • 秀荣发秀香:用“秀荣发秀香”来形容春花盛开,花香四溢的生动场景。
  • 应须借一朵:暗示春天的美需要人们去珍惜和保护。
  • 持此侍花王: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热爱和留恋。
  1. 主题与思想
  • 对春天的赞美:诗人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之情。
  • 对自然的敬畏:诗人在诗中多次提及自然元素如春山、春草等,反映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1. 艺术特色
  • 语言优美:傅夏器的诗歌语言优美,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读来朗朗上口。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深远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1. 历史影响与评价
  • 《涉园遣兴》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被后世学者和读者所熟知。
  • 傅夏器的作品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诗歌艺术和审美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可。
  1. 现代意义
  • 虽然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表达方式与现代人有所差异,但其对春天美景的描绘和情感表达仍然具有现代意义。
  • 傅夏器的诗歌可以启发现代人更加关注自然美,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1. 创作背景
  • 《涉园遣兴》的创作背景是明代的一个春天,诗人在庭院中欣赏着春日的美景。
  • 这首诗的创作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和个人情感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涉园遣兴》是明代傅夏器创作的一部七言律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能够领悟到他们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