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夜静闻钟声从白月来

石楼隐向日云封,知在岧峣第几重。
残夜读书人未卧,万山明月一声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许友的《读书夜静闻钟声从白月来》是一首表达深夜读书情景的诗作。诗中描绘了石楼隐现于云雾之中,月光照亮万山,而读书人却尚未休息的情景。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也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许友,明代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初名宰,又名友眉,字有介,一字瓯香。他是一位诸生,诗作被钱谦益收录在其《吾炙集》中。
  • 许友不仅诗艺高超,还擅长绘画和书法,他的画师承倪元璐,晚年则追慕米芾,建立了米友堂以纪念自己。他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反映了其多才多艺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1. 诗作原文与翻译赏析
  • 《读书夜静闻钟声从白月来》这首诗的原文如下:“石楼隐向日云封,知在岧峣第几重。残夜读书人未卧,万山明月一声钟。”通过这四句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夜晚宁静书房环境的描写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执着精神。
  • 许友的诗歌具有孤旷高迥的特点,他的诗作受到后世许多文人的赞赏。《吾炙集》中记载了他的诗作,王士禛、朱彝尊都曾高度评价其诗作。许友的艺术造诣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上,还包括他的绘画和书法,这些艺术活动共同构筑了他丰富多彩的文化人生。
  1. 文学价值
  • 在明代诗歌中,许友的《读书夜静闻钟声从白月来》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沉浸学问的氛围。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如“残夜读书人未卧”等,展现了作者对于知识和学问的尊重与执着追求。
  • 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还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通过许友的作品,可以窥见明代文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追求,这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许友的《读书夜静闻钟声从白月来》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意义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阅读和学习资源,同时也展示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