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升庵夜郎曲 其二

夜郎溪,寸水之渡日迟西。
李白不能赋,蜀帝不能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升庵夜郎曲 其二》是明代诗人许国佐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李白和蜀帝的赞美,以及自身情感的抒发。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许国佐:字班王,号旧庵,揭阳人。性豪宕不羁,嗜酒,工诗。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进士,授富顺县知县,升兵部主事,累官郎中。后因遣戍,乞归。
  1. 原文节选及翻译
  • 原文
    夜郎溪,寸水之渡日迟西。
    李白不能赋,蜀帝不能啼。
  • 翻译
    夜郎溪边,仅有的水道在太阳落山之后缓缓西流。
    李白虽才高八斗,却无法以诗歌来形容这美景;蜀地的皇帝虽尊贵如天,却也无法啼哭表达自己的情感。
  1. 艺术特色与影响
  • 艺术特色:许国佐以其独特的笔触勾勒出夜郎溪的美丽,用对比手法突出其美,同时通过李白和蜀帝的形象,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个性。
  • 影响:许国佐的这首诗在当时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其风格独特,语言精炼而富有表现力,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和升庵夜郎曲 其二》不仅展示了许国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非凡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这首诗作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是研究明代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