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三首 其二

短日凭虚阁①,长江动远空。
烟开汉水白,霞映楚云红。
野兴观沙鸟②,乡书望渚鸿③。
登临有王粲④,词藻独称雄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黄鹤楼三首 其二”是明朝诗人佘翔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黄鹤楼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佘翔(?—1642年),字眉公,号樵风,南直隶无锡人。明朝中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作以豪放著称,善于用笔锋一转的方式来抒发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1. 诗词原文
  • 何来白眼客,樽酒共留连。词藻凌三晋,风流恰七贤。蝉声消暑气,山色带秋烟。
  1. 诗歌解读
  • 何来白眼客,樽酒共留连:这里用“白眼客”形容那些高傲或不怀好意的人,而“樽酒共留连”则表现出诗人与友人在美酒中畅谈的愉悦。
  • 词藻凌三晋,风流恰七贤:这里的“三晋”指山西一带,而“七贤”指的是东汉末年的七位著名文人。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文人雅集场景的羡慕和向往。
  • 蝉声消暑气,山色带秋烟:诗人描绘了夏日蝉鸣与秋天山色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意境。

佘翔的《登黄鹤楼三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的一次深情描绘。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赏析,读者不仅能够领略到作者的艺术才华,也能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