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雨后 其二

返照收残雨,幽怀步广川。
对山哦得句,坐树课畦田。
岭缺江光迥,林疏日脚悬。
前村晚归牧,丰草散牛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日雨后·其二》是明代许相卿的作品,原文为“返照收残雨,幽怀步广川;对山哦得句,坐树课畦田。”。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品原文
    返照收残雨,幽怀步广川。
    对山哦得句,坐树课畦田。
    岭缺江光迥,林疏日脚悬。
    前村晚归牧,丰草散牛眠。

  2. 作者简介:许相卿(约明正德初前后在世),字子章,号南溪,福建莆田人。他以善写山水田园诗著称,其诗作多描绘山川景色和田园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夏日雨后·其二》作为许相卿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精湛的诗歌才华和深邃的艺术修养。

  3. 诗歌赏析

  • 《夏日雨后·其二》一诗通过描绘夏日雨后的景色以及诗人漫步于田野间的感受,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诗中“返照收残雨”描绘了夕阳西下的美景,“幽怀步广川”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宁静。通过对山的吟咏和对树木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情怀。
  1. 写作背景
  • 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许相卿生活在明朝,一个文人墨客辈出的时期,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入微,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艺术感。
  1. 艺术特色
  • 《夏日雨后·其二》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它采用了传统的五言绝句形式,每一句都短小精悍,语言凝练,富有韵味。其次,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夕阳比作“残雨”,将树林比作“日脚”,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诗人在诗中巧妙地融入了自己对自然的感受和思考,使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1. 情感表达
  • 《夏日雨后·其二》中诗人的情感表达深沉而内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界的景象相融合,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诗中的景与情相互映衬,使得整首诗既有外在景物的美,又有内在情感的深,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1. 文化意义
  • 《夏日雨后·其二》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展现。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夏日雨后·其二》作为古代文学的瑰宝,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资源,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审美的享受。通过了解和学习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

《夏日雨后·其二》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情感真挚、富有艺术魅力的古诗。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优美的文字风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