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南光禄卿杨公峻

千寻古柏出霜林,万里长风称鹤心。
还椟已完和氏璧,饰钗那用汉宫金。
春山不碍云双屐,晓镜何妨雪一簪。
闻说丘园多胜事,老来筋骨更能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南光禄卿杨公峻》是明代诗人许天锡的作品,其内容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许天锡,字启衷,号洞江,是明代福建闽县人。他于弘治六年考取进士,并在仕途中有所建树。

  2. 诗歌主题:诗中的“千寻古柏出霜林”与“万里长风称鹤心”等句,形象地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高洁的气质,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3. 文化意蕴:《寄南光禄卿杨公峻》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例如,诗中提到“还椟已完和氏璧,饰钗那用汉宫金”,意味着在追求艺术和精神自由时,不必拘泥于物质的奢华和外在的装饰。

《寄南光禄卿杨公峻》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美景赞美的诗歌,更深层次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理念、哲学思考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这首诗作为文学遗产的一部分,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内涵,也是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