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上草亭

每到芳春便忆归,梦中江国旧斜晖。
渚边舴艋有时放,沙上鸬鹚无数飞。
野兴顿从官后减,封书更觉病来稀。
年将半百堪惆怅,钟鼎山林意愿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江上草亭》是明代诗人许天锡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时对江上草亭的回忆和思念。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许天锡,明代诗人,他的作品以简洁明快的风格著称,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自然景物的美丽和内心的情感。
  1. 诗歌原文
    每到芳春便忆归,梦中江国旧斜晖。渚边舴艋有时放,沙上鸬鹚无数飞。野兴顿从官后减,封书更觉病来稀。年将半百堪惆怅,钟鼎山林意愿违。

  2. 诗句解析

  • 每到芳春便忆归:这里的“芳春”指的是春天的美好时节,而“忆归”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季节特别的喜爱和怀念,常常回忆起家乡的景象。
  • 梦中江国旧斜晖:诗人通过“梦中”和“江国旧斜晖”这样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而遥远的美。
  • 渚边舴艋有时放:这里的“舴艋”指的是小船,诗人用“有时放”来描述这些小船在水边的悠闲状态,给人一种闲适的感觉。
  • 沙上鸬鹚无数飞:诗人观察到沙上的鸬鹚在飞翔,这种生动的自然景象为诗歌增添了活力和动感。
  • 野兴顿从官后减:这里的“野兴”指的是远离官场的闲适心情,而“顿从官后减”则反映了诗人从繁忙的公务中抽离出来,享受自然之美。
  • 封书更觉病来稀: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因为过度书写而感到身体不适,但即便如此,他仍然渴望与大自然的亲近。
  • 年将半百堪惆怅:这里的“年将半百”意味着诗人已经接近五十岁,而“堪惆怅”则表达了他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
  • 钟鼎山林意愿违: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他既向往仕途的荣耀,又不愿意放弃对自然的热爱,这种矛盾使得他感到遗憾。

《忆江上草亭》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吸引了读者,还展示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