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苍岭

晓发括苍岭,穿云上紫霄。
披茅妨曲径,历险度敧桥。
仙子悲尘合,征夫怯路遥。
投间还复出,山鸟亦相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苍岭》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苏轼北归途中,经过大庾岭所作的一首诗。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曲折坎坷人生的无限感慨,也展现了他深邃的人生思考和哲学感悟。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1. 诗人简介
  •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诗词作品以其豪放洒脱而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1. 诗歌原文
    雨后过苍岭,平生行路难。危层惊步滑,绝涧觉心寒。就岭山逾险,趋平谷更盘。年来轻世故,不作险涂看。

  2. 作品赏析

  • 情感表达:诗中流露出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无奈与感慨,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
  • 艺术手法: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通过对苍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态度。
  • 语言风格:诗句简洁明了,富有节奏感和画面感,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
  • 主题思想:反映了诗人的人生经历,以及他对现实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1. 创作背景
  • 苏轼在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被贬至黄州,直到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才被重新启用。这段经历对他的人生观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他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和对自然山水的欣赏。
  1. 作品评价
  • 《过苍岭》被认为是苏轼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展现了他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该诗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许多学者和评论家所推崇。

《过苍岭》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幅展现作者人生哲学和社会观察的重要画卷。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苏轼作为一位伟大文学家的人格魅力和思想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