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感怀

白日弄渔舟。
闲共沙鸥。
垂纶将老太湖秋。
雨雪不知经几许,无限穷愁。
游鲤锦鳞稠。
万丈潮头。
浪花春暖入瀛洲。
一跃禹门龙化去,银汉河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浪淘沙·秋夜感怀》是南宋词人刘辰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据资料显示,《浪淘沙·秋夜感怀》的创作时间为南宋灭亡之后的岁月之中,此时刘辰翁已是一位深具爱国情怀的遗民。在宋元之际的社会动荡中,他选择隐居不仕,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该诗作体现了作者在国破家亡后,面对满城明月、秋风萧瑟时内心的复杂情感。
  2. 作者简介: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一生致力于文墨,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其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被后人传诵不衰。
  3. 诗词原文
    无叶著秋声。凉鬓堪惊。满城明月半窗横。惟有老人心似醉,未晓偏醒。起舞故无成。此恨难平。正襟危坐二三更。除却故人曹孟德,更与谁争。
  4. 诗词赏析:刘辰翁的《浪淘沙·秋夜感怀》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秋天夜晚的宁静与深沉。“无叶著秋声”一句,描绘了秋季特有的寂静氛围;“凉鬓堪惊”则反映了作者因季节变换而感受到的生理变化,增添了诗句的情感深度。全词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内心感受,传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展现了一位文人在乱世中的孤独与坚韧。

刘辰翁的《浪淘沙·秋夜感怀》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文学作品,也折射出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读者可以进一步理解南宋遗民的心声以及历史背景下的文化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