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堤十里草凄凄,一抹斜红日已西。
孤鹜去边秋水阔,断霞明处暮山低。
僧归古寺钟初动,樵散疏林鸟欲栖。
自是望中风景好,令人驻马漫留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平堤十里草凄凄,一抹斜红日已西。
孤鹜去边秋水阔,断霞明处暮山低。
僧归古寺钟初动,樵散疏林鸟欲栖。
自是望中风景好,令人驻马漫留题。
《堤口夕阳》是明代诗人盛镛的作品。
《堤口夕阳》作为明代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天日暮时分的乡村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美好的自然之中。诗中“平堤十里草凄凄”描绘了堤口边长满草丛的景象,“一抹斜红日已西”则生动地捕捉到了斜阳西下时的壮丽画面。此外,诗中的“孤鹜去边秋水阔,断霞明处暮山低”两句,更是将天空与水面的景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