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物偶感

游蜜自寻王,啼鸠逐妇忙。
物情各有托,龙变孰能量。
欲去风云隔,归耕陇亩荒。
饥乌长恋母,绕树几回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物偶感》是明代梁宪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梁宪(1487~1543),字孟扬,号东樵,广东番禺人。他是明代文学家、画家,其文学作品多以山水画为题,展现了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到的人文情怀。
  1. 诗词原文
    游蜜自寻王,啼鸠逐妇忙。
    物情各有托,龙变孰能量。
    欲去风云隔,归耕陇亩荒。
    饥乌长恋母,绕树几回翔。

  2. 作品赏析

  • 意境深远:《观物偶感》中,梁宪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表达了他对生命、自然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每一个自然元素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引人深思。
  • 语言精炼:诗中的用词精准而富有画面感,如“游蜜自寻王”、“鸣鸠逐妇忙”,生动地描绘了动物的行为特点,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
  • 主题明确:诗的主题集中在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上,诗人通过描绘各种自然现象,表达出对于生命、自然规律及其变化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1. 背景研究
  • 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经济和文化都有显著发展,社会相对开放,文化艺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观物偶感》的创作背景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 《观物偶感》作为梁宪的得意之作,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艺术才能,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在欣赏《观物偶感》这类古典文学作品时,还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和生平经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 注意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例如韵律、意象和象征等,这些都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美。
  • 尝试自己创作诗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可以更好地体会诗歌的魅力和技巧。

《观物偶感》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它不仅是梁宪个人才华的展现,也是明代乃至整个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