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天卧稳谪神仙,底事乘骢著晓鞭。
报国可能忘逆旅,离家空自惜频年。
蓬飘万里看鸿雁,春尽千山听杜鹃。
前路漫漫初拟足,故丘回首白云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绿天卧稳谪神仙,底事乘骢著晓鞭。
报国可能忘逆旅,离家空自惜频年。
蓬飘万里看鸿雁,春尽千山听杜鹃。
前路漫漫初拟足,故丘回首白云边。
。
《出山诗》是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选自《饮流斋集》,原题为“过吴门”。全诗以“出山”二字贯穿始终,“出山”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从隐居生活到回归社会、从自我封闭到与世相交的转变。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风前月里惊鸿影,水底山中出岫云。”
首句以“风前月里”形容山水间的美景,“惊鸿影”则比喻人或物在特定情境下的独特表现。次句中的“水底山中”,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广阔和深远,也象征着人生的广袤与深邃。
“落霞孤鹜秋江上,明月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