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山呈吴子鱼先生

桃花开后杏花稀,客子来时燕子飞。
山郭数村芳草合,野篱三面乱峰围。
风尘歧路何年尽,破帽长裾此计非。
遥忆故乡归不得,白鸥春水掩柴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龙山呈吴子鱼先生》是明代著名诗人梁亨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诗人的个人境遇。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时期,具体时间不详,但据《游龙山呈吴子鱼先生》的内容,可以推断出这是在明朝中叶的一个具体年份。此诗的作者是梁亨遇,他生活在明代,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
  2. 艺术特色:从艺术表现手法来看,《游龙山呈吴子鱼先生》具有鲜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诗中的“桃花开后杏花稀,客子来时燕子飞”两句,通过对春天美景与游子的感慨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风尘歧路何年尽,破帽长裾此计非”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路途的艰难与自我抉择的思考。
  3. 文化影响:《游龙山呈吴子鱼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还折射出了那个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这首诗通过精妙的艺术处理,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

梁亨遇的这首诗不仅是对其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反思。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游龙山呈吴子鱼先生》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流传后世,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同样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