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曹能始先生死节

感恩积恨两难酬,杖策当年忆未收。
先生鹤发兰台客,能似龙门破高格。
时危将相同漏舟,济川无术犹相阨。
君乃低徊重草茅,为梁尽欲鞭顽石。
天昏海立白日倾,老臣呼天事不成。
许身自殉千秋志,就养安知后世名。
人生百年梦中事,感知一目无从死。
天涯空愧仰天高,门生谁为存孤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曹能始先生死节》并非文学作品,而是明代诗人张穆的作品

张穆是明末清初的重要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诗作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一些介绍:

  1. 作者简介:张穆,字长公,号穆堂,山东诸城人。他是明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和思想家。张穆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还涉猎甚广,包括历史、哲学和医学等方面。
  2. 诗作内容:《哭曹能始先生死节》是张穆为纪念其好友曹能始而作,表达了对曹能始忠诚和牺牲精神的深深敬仰。诗中不仅体现了张穆对曹能始个人品质的评价,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政治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3. 艺术特色:此诗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语言精炼而富有力度,能够准确传达诗人的情感。其次,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通过对曹能始生平事迹的回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最后,诗歌中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的悼念,也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4. 文化价值:《哭曹能始先生死节》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哭曹能始先生死节》是张穆的一首经典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这首诗值得读者深入品味,从中汲取历史和文化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