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居八首 其五

阊阖不可极,投荒「小有天」。
行藏疑橘叟,变化愧梅仙。
野火渔镫外,樵风雁字前。
到来生百感,太息理诗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岛居八首 其五》是明代诗人胡俨的作品。该诗通过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胡俨(1612年—1674年),字初白,号石篑,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明朝文学家,与张煌言、顾炎武并称为“西湖三杰”。胡俨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其中《岛居八首》是他代表作之一。
  1. 诗文原文及翻译
  • 原文
    神向南条回地络,帝于北户启天关。
    雨疏象迹周严警,日射蛟涎展御颜。
    五服诸侯休后至,司徒先领入朝班。
  • 译文
    神灵南巡回地络,帝王北窗启天关。
    雨点稀疏象迹周严严,日光直射蛟涎展御颜。
    五服诸侯休后至,司徒先领入朝班。
  1. 诗文赏析
  • 胡俨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深邃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情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沉郁悲壮的情感氛围,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
  • 诗句“神向南条回地络”和“帝于北户启天关”描绘了帝王在北方开启天门的形象,象征着国家的希望和力量。而“雨疏象迹周严警,日射蛟涎展御颜”则表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威严,暗示着国家面临的艰难挑战。
  • “五服诸侯休后至,司徒先领入朝班”则反映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国家的繁荣昌盛。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切,也展现了他对历史进程的理解。

《岛居八首 其五》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