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居八首 其三

古贤多大隐,岂必尽攀龙!
所惜辜三辅,其如碍两雄。
计疏凭铸错,道废漫书空!
仰止羊裘客,千秋一冥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岛居八首·其三》是明朝诗人张煌言的作品,收录于他的诗文集中。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生于1620年,卒于1664年,浙江宁波人,南明时期的著名抗清英雄和诗人。他在南明政权中担任过兵部尚书等要职,并以其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1. 历史背景
  • 在明朝末年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下,张煌言与永历帝、监国鲁王等人相继死去,标志着他亲眼目睹了明朝的覆灭和清朝的建立。
  1. 诗歌赏析
  • 主题思想:《岛居八首·其三》反映了张煌言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及个人命运的感慨。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悲壮的爱国情怀。
  • 艺术特色:张煌言的诗作质朴而不失悲壮之美,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些作品在当时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深刻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
  1. 后世影响
  • 文学地位:张煌言的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与岳飞、于谦并称为“西湖三杰”。其作品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研究明清之际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
  • 纪念活动: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文人,清国史馆曾为其立传,并多次编辑出版他的诗文集,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学习他的作品。

张煌言作为一位杰出的文人,他的《岛居八首·其三》不仅是其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更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鉴赏,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社会的政治变迁和个人命运的交织,还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相关推荐